作者:朱楚文(IC之音竹科广播《科技领航家》主持人)
最近ChatGPT热度疑似退烧,相较於前几个月全民疯狂,根据摩根士丹利在四月进行的调查,2000名受访者中只有19%使用过ChatGPT,而且只有4%的人依赖ChatGPT,另外ChatGPT网站的访问量成长脚步也放缓,也因此不少人说ChatGPT似乎进入瓶颈期。
不过科技就是这样,一开始推出时大家想要尝鲜,一股脑儿热,但慢慢玩过了,能应用在生活工作中就继续用,不会应用的就像是摆在家里那些还没打开最热门时尚的新衣一般,了解和拥有过就好,不一定要每天穿。
但大众消费者是如此,企业端可就不一样。事实上,ChatGPT在企业的应用才正热烈的酝酿着,最近就连对资安最严谨的台积电,都传出决定要自制ChatGPT,用的还是辉达的晶片,更不用说各家科技大厂包括苹果、脸书、特斯拉都要跟上微软和谷歌脚步,搞出自己的AI,甚至不少老大哥宣布要自研晶片,一度吓得IC设计厂商们纳闷怎麽客户要来抢饭碗。
如果往更上游的创投圈去看,更可以看出这一股热潮还烧得正旺。最近ChatGPT最大竞争对手Inflection AI进行融资,不仅辉达、谷歌都出手,连Open AI的金主微软也来参一脚,让这间成立才一年的AI新创公司,顺利拿到超过四百亿台币的资金,市值飙上1200亿美元,成为第二大独角兽。
在联准会升息压抑资金浪潮的情况下,AI还能掀起一波风风火火,筹钱筹得热热闹闹,或许也意味着这一波改变不只是表面,也不只是金融游戏而已,更深层对於产业底层逻辑的翻转正在悄悄酝酿着。
前阵子在科技领航家节目上访谈华邦电Dram产品行销部经理曾一峻,他就提到,近期记忆体市场也因着这一波AI浪潮有了一线曙光,先不说国际科技大厂AI军备竞赛拚的高端伺服器里面需要搭载AI晶片,就得用到记忆体,一般企业为了怕资料外泄,不会把所有资料都给AI云端平台算,而是把部分自家资料用边缘运算处理,也推升一些不那麽高阶的AI晶片需求,而这里面也需要高频宽记忆体。
边缘运算、云端应用、5G说了这麽多年,一直到了AI点火才终於可望烧起来,我在节目上开玩笑说,如果这样,我们5G手机终於有用了。无论如何,ChatGPT热不热、冷不冷,看来不能只瞧网站上数字,因为这一股影响力已经流入产业,正在一点一滴进行改变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