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软 Window 12 即将在明年上市,让「AI PC」成为热门关键字,吸引半导体大厂争相圈地,未来 AI 产业也将因此出现大变化。
11月英特尔执行长基辛格(Pat Gelsinger)今年第二度访台,并於台北举行的「Intel Innovation Taipei科技论坛」开讲。《财讯》报导,9月下旬英特尔证实AI桌上型电脑Meteor Lake处理器2024年上市,加上12月14日推出首款PC用整合神经网路处理器(NPU)的Core Ultra处理器,让AI PC成为基辛格这次访台最受瞩目的焦点。
AI PC指搭载整合NPU的处理器,算力要求门槛是40TOPS(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)。强大效能规格就是要让PC不再需联网至云端伺服器,直接在终端以强大算力透过简单指令,快速产生文字、图片、影像、音乐等生成式AI功能,提高个人隐私与降低资安风险。
黄仁勳先喊话,基辛格跟进
《财讯》报导,基辛格9月第三届英特尔创新日(Intel Innovation)就表示:「AI驱动由晶片与软体带来的『矽经济』,将高达近8兆美元;这等於是AI伺服器的两倍,所以真正AI大时代的来临,将是AI PC大爆发的时刻。」
继辉达执行长黄仁勳5月宣告「AI的iPhone时刻到来」後,基辛格这番谈话等於再次宣示AI将颠覆消费电子市场,为供应链注入强心针。於是宏碁率先於英特尔创新日发表首款内建Core Ultra处理器的AI PC,後续微星、联想、惠普、戴尔等PC品牌商也相继喊出,最快2024年推出AI PC产品。微软也根据PC品牌厂推出产品时间估算,2026年商用电脑有一半是AI PC。
IDC全球专业代工与显示产业研究团队研究副总监徐美雯观察,虽然初期AI PC主力客群瞄准想要提升工作效率的商务人士与专业领域创作者,定位在高阶市场;但是,以目前普罗大众早已使用ChatGPT做各式各样的事情,再加上每4至4.5年会掀起一波换机潮,若以2020年疫情爆发掀起PC抢购估算,2024~2025年将是AI PC普及至中低阶的消费性PC领域的关键时点。
AI PC前景令人期待,未来将对PC产业带来哪些影响?
高通算力技术,狠甩英特尔
一、更多後进者挑战英特尔处理器地位。自从超微(AMD)在2023年CES(消费性电子展)上,开业界先河宣布推出整合神经网路处理器的Ryzen系列处理器後,英特尔也紧接着公布Meteor Lake处理器和Core Ultra处理器。
不让超微与英特尔专美於前,高通、苹果、辉达与联发科也纷纷表态将推出AI PC处理器,这些後进者来势汹汹,都有机会逐渐蚕食英特尔逾60%的x86架构市占。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高通在10月下旬举办的Snapdragon高峰会中,发表整合NPU的处理器Snapdragon X …